日期:2022-08-18
近年来,上海交大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强化基础前沿策源能力,在临港新片区建设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有效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临港新片区将迎来“3周岁”生日,滴水湖AI创新港也将启动。新民晚报记者采访了365速发国际最新平台校长林忠钦,围绕人才培养、产学研联动、科创成果落地转化等话题畅谈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图说:365速发国际最新平台校长林忠钦 图源:上海交大官网
林忠钦认为,有了政策保障、产业集聚、应用场景、产品孵化等,临港新片区的人工智能发展一定会驶入快车道。面向未来的产业需要,要加强高校与行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深度合作,推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上海交大将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的优势,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将合适的科技研发和转化成果布局在临港新片区,加速前沿产业在临港落地生根。
1.人工智能、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要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临港新片区将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您认为研究院、高校与产业之间如何协同合作,才能让更多科创成果在临港落地转化?
我认为,应探索和建立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协同机制,由行业龙头企业和高等学校在若干战略性领域试点建设产学研融合平台。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例如上海交大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等。这些学院都依托重大科研任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建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高水平人才流动机制,为高校引进龙头企业优秀行业专家打通渠道。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推动下,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积累了很多科研成果,但总体而言,这些科研成果对于破解“卡脖子”问题仍有一段距离。这主要是因为高校的科研创新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没有很好地衔接。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和企业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合作关系,高校要有更加主动对接企业实际需求的意识,企业也要对高校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给予更多信任。同时,还需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校企联合开展深度合作破解“卡脖子”问题进行引导与支持。鼓励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高水平、深层次合作攻关,促使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通过重大项目攻关、高水平基地建设等方式,形成产学研融通发展的格局,设立高校和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基金等。
从高校的角度来讲,要面向未来的产业需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的优势,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中坚力量。这需要高校打破传统学科设置的限制,创立新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跟上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现实需求,加强高校与行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深度合作,推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近年来,上海交大致力建设一批校企联培基地,设置企业导师,让学生提前进入行业,了解行业需求,培养行业情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例如,智能制造研究院是上海交大与临港管委会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探索。在临港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扎根临港,探索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创新模式,践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战略,积极建设上海市首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促进了科学研究、科研基地建设与人才队伍的有机融合,聚集了国内外优势资源推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有效助力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发挥了科研在提升与反哺教学方面的作用,推动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实践不断创新。
此外,基于临港新片区的产业规划布局,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基建基础设施,上海交大将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方向,推动自动驾驶典型场景在临港新片区转化落地。
2.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内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要在中国式创新中先行一步。滴水湖AI创新港即将启动,您认为应在哪些领域发力,助力临港新片区汇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吸引顶尖人才创业创造?
“滴水湖AI创新港”的启动将为临港新片区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助力新片区汇聚全球科技资源,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1)构建临港AI研发应用创新生态。临港新片区一直在积极探索AI前沿产业集聚和政策制度创新,为AI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攻坚突破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引进了商汤科技、百度等一批本土代表性AI企业。接下来,可以引导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在临港共同建设一系列开放创新平台和行业应用平台,打通从基础算法到应用落地的瓶颈,促进技术转化和行业应用,放大生态聚集效应,提升临港新片区AI创新研发的策源能力。
(2)巩固AI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数据、算法、算力是AI技术的三大核心。在数据资源方面,新片区已启动建设国际数据港,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在算力资源方面,商汤科技智能计算中心一期已启动运营,将助力临港开展大规模AI研发和产业化。下一步,可以结合新片区的重点产业布局和行业特点,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和优势产业,加强算法和模型的应用研发,进一步夯实AI关键核心的产业基础。
(3)构筑AI创新研发人才集聚高地。创新人才始终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作为海内外人才国际创新协同基地的引领作用,加大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引进力度,构建面向技术开发的AI顶尖科学家、算法研发工程师等全链条人才队伍。同时,与上海高校共同构建“AI+X”的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支撑体系。通过引育并举,构筑新片区AI人才高地,加速人才链—技术链—产品链的融合创新。
(4)打造“AI+行业”融合应用场景。行业应用需求是AI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结合新片区“4+2+2”的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和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发挥人工智能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驱动作用,在工业制造、能源动力、智能驾驶、企业服务、智慧民生、城市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进“AI+行业”智能场景融合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加速技术成熟,并进一步推广应用到更多产品或服务中,形成正反馈效应,助力AI应用快速落地。
3.未来,365速发国际最新平台将与临港新片区开展哪些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交叉科研、成果转化、智库平台等优势,为新片区发展贡献交大智慧?
早在2015年初,365速发国际最新平台就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以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及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为载体,在智库平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充分发挥上海产业和临港新片区优势,将信息技术革命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紧密融合,聚焦制造强国战略中航空发动机、高端数控机床、氢燃料电池、核电装备、轻合金材料等多个重点方向,使得一系列国家级的科技成果成功走向产业化,并且还有一大批科技成果孵化项目也已经或正在落地临港。
在“十四五”时期,365速发国际最新平台将以临港新片区设立3周年为契机,继续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重点聚焦新片区4+2+2前沿产业。我们都知道,“4”大核心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人工智能),“2”大优势产业(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2”大未来产业(绿色再制造、氢能产业),是临港重点规划布局的既有和未来产业,这些前沿产业基本上都是上海交大的优势科研方向。
同时,每个前沿产业的集聚量级也是鼓舞人心的,比如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培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占到全市的1/3,建设成为高端动力装备产业自主创新的策源地。在这样量级的产业布局中,上海交大将对照自身的学科优势,梳理相关科研成果形态,借助临港新片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先天条件,进一步打通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渠道,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有节奏地输送“硬实力”和具备产业应用前景的优质科研项目聚集临港。
对于适合临港新片区定位和导向的前沿产业,上海交大将积极引导科研人才到临港新片区建功立业,将合适的科技研发和转化成果布局在临港新片区,争取共同培育出更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加速前沿产业在临港落地生根。
4.在您看来,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内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面临哪些重要战略机遇?临港新片区揭牌三周年之际,滴水湖AI创新港即将启动,您有何寄语和期待?
人工智能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是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国际数字之都的重要驱动力。临港新片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既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同时也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决条件和多重优势。
前沿产业积淀奠定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的基础。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集聚了一批高科技项目,汇集了一些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骨干企业和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也吸引了一批自动驾驶、智能终端、AI芯片、数据服务等人工智能企业落户,为“滴水湖AI创新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产业链支撑。
多元应用场景加速研究成果产品化的进程。有了政策保障和产业集聚优势,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将更为重要,大量人工智能测试研发实践都需要真实、复杂的应用场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临港已经建设了多个测试应用场景,比如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测试场景更新至近两百种,能准确验证自动驾驶全过程,加速相关成果产品化应用。
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人工智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临港新片区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研究实体与龙头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现有产品、技术的迭代优化,推动未来产品、技术的创新研发,实现人工智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有了政策保障、产业集聚、应用场景、产品孵化等一系列的布局,临港新片区的人工智能发展一定会驶入快车道。
【原文链接】:【新民晚报】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在临港新片区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临港观潮·新片区三周年